close
風從海上來·自述|黃浦江畔老居民見證上海日新月異

10%公司派發上市公司變革紅利

能見度能源行業最具穿透力的思想

地產界地產界所有你想知道的事兒

財經上下遊跨界找尋市場常識

金改實驗室金油煙異味分離機融創新靈感集散地

牛市點線面簡單專業時尚的財富平臺

科技湃讓我們走近科學

澎湃商學院品牌課外書,生活經濟學

自貿區連線自貿區第一信息和服務平臺

進博會在線走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


倫敦有泰晤士河,巴黎有塞納河,對上海來說,承載著多項城市功能的黃浦江應是名副其實的母親河。而居住在黃浦江畔人們,用雙眼見證著河流兩岸的發展,以及上海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。
我叫張可成,今年已經72歲瞭。7歲那年,我隨父母從鎮江來到上海,那時候我們一傢住在老西門。
1964年,我應征入伍,1966年參加抗美援越戰爭。回國後,經人介紹認識瞭現在的妻子。一有假期,我們就在上海見面。那時候談朋友,都是軋南京路,逛外灘。我們坐在黃浦江邊拍照,沿著黃浦江聊天散步,一起吹著江風。再後來,我們結婚生子,抱著孩子,我們又在外灘的江邊留下合影。
1978年,張可成一傢和他弟弟在黃浦江堤上合影。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
1981年,我從部隊退伍,在一座紡織廠擔任黨務工作者。1997年,我們全傢搬進瞭現在的小區。房子在浦西,是挨著黃浦江的高層,一住就是二十年。
那時候,黃浦江兩岸都是灰色的工廠、碼頭與倉庫。進入新中國後,上海作為工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城市,責無旁貸地擔起為解決全國人民溫飽問題的生產重任,而黃浦江則默默扮演起整個上海、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命脈。當時上海發電廠、江南造船廠、上海第三鋼鐵廠等重要工廠都在黃浦江邊。而住在江邊的我們,對兩岸工廠的轟鳴習以為常。
搬進新居後,我們很少開窗。噪音、灰塵什麼的不必說,高聳的工廠煙囪冒出滾滾黑煙,順著江風甚至能從浦東飄到浦西。每到過年傢裡大掃除,窗玻璃上積著一層黑色的焦油,清理起來十分費勁。
2002年底,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。在那之後,上海劃出瞭5.28平方公裡的世博園區。從南浦大橋到盧浦大橋,包括我們所居住的小區,規劃佈局橫跨黃浦江兩岸。藍圖鋪開,建設成果讓我們這些普通居民受益匪淺。
改造開始後,原先以燒煤為動力的發電廠被封,造船廠和鋼鐵廠則搬去瞭遠郊。江風開始變得清爽,江水也由黑轉清,沒瞭難聞的異味,走在江邊開始成為一種享受。當時遺留的棚戶區、舊危房等被一一拆除,原本狹窄的土路也被整合規劃成寬闊的現代化馬路。
世博會那年,浦東那邊會在夜裡放起煙花。我還記得,小時候看煙花是要起個大早,走很遠的路,擠在人民廣場的人群中吃力地張望,有時甚至還要上房踏瓦,時刻要留心著腳下。現在,我傢的陽臺就是煙花的最佳觀景臺。我的兒媳婦甚至會帶著同事到傢裡來,隻為一睹窗前煙花綻放的風采。
上世紀90年代浦東開發開放,小陸傢嘴高樓一幢幢拔地而起。浦江兩岸,不再隻是單邊的風景。
還記得剛搬到現在住所的時候,站在自傢窗前,隔江而望,那時的浦東仍是一片茫茫田野:到瞭夜裡,也隻亮著稀疏的幾盞路燈。而今,漫步黃浦濱江步道,遠遠地就能望見世博會紅色的中國館,目之所及,是對岸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樓,高高低低好似樂譜中起承轉合的音符。
靠在濱江觀景臺的白色護欄,腳下江水奔流不息。我的戰友就住在江的對岸,站在濱江的觀景臺上,能清楚地看見他傢所在的那棟藍色高樓。幾十年前,浦西和浦東交通隻靠輪渡,而今,好幾座大橋跨越江面,地下隧道建成通車,交通也越來越方便,以往的隔江相望在而今的便利交通面前已經成為歷史。
張可成全傢福
2017年底,上海黃浦江45公裡的濱江岸線沿岸全線貫通開放。上海市民從楊浦濱江一路步行到浦東濱江,可以說走就走。全長8.3公裡的黃浦濱江段更是成為瞭沿線居民的“後花園”。
每天晚上六七點的時候,通向江邊的道路上,自行車與行人就開始慢慢變多。到瞭晚上,人群更是如同流水一般湧過——這其中也包括我們一傢。我和老伴在步道散步,鍛煉身體,媳婦晚上在江邊夜跑。小孫女在上學,平時比較忙,空暇時也會帶著同學一起在濱江步道上玩耍。江風沒有海風的咸味,在我看來更為舒適。
我一直覺得,黃浦江邊是上海最繁華,也是最寸土寸金的區域,外灘就是不容置疑的例子。然而就是在這片最有發展潛力的土地上,政府沒有把它變成商業區,反而建設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一片花園。
濱江大道上,有隨季節變換種類的花展。就在春天,濱江步道邊的花園裡,開滿瞭一樹又一樹的櫻花,成片成片的,美麗極瞭。過一段時間又換成瞭鬱金香。每一段步道都有專門的管理人員,路面清爽,幹凈整潔。
一座城市,修個花園步道其實不算什麼,但要知道,這裡可是上海,連著十裡洋場一路蜿蜒入海的上海灘。這裡面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氣魄,鋼筋水泥混凝土在現代城市沒什麼好看的,一座花園才會吸引更多的人,更好地生活在這裡。
我自己愛唱歌,在江邊散步的時候,興致來瞭也會吊吊嗓子。面對清晨的黃浦江,面對對岸鱗次櫛比的高樓,幸福感油然而生。參加小區合唱隊的時候,我改寫瞭一首歌,把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改成瞭《在幸福的傢園裡》,成為節目中的小合唱:
我的傢園在黃浦江邊上,
彩雲在新建的高樓上飄蕩,
江水在美麗的傢園旁流淌,
改革開放帶來新氣象,
我傢走出石庫門房,
我們開開心心在這小區生活,
多麼幸福,多麼歡暢……

餐廳油煙處理設備油煙分離機

【專題】風從海上來,改革進行時

靜電機


4CE669591D7BE319
arrow
arrow

    qyhnayti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